天然氣汽車應為首推清潔能源汽車
發布時間2017-04-07 09:40:22文檔來源:中國能源網
早在1996年本人曾發表一篇題為"壓縮天然氣是最現實的綠色車用燃料"文章。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"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"。天然氣汽車正是推廣時間最長、地域最廣、規模最大、技術成熟度最高,資源供給能力最足,經濟性頗高、環保認可度最高的清潔能源汽車、值得首先大力推廣。
天然氣汽車最早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問世于意大利。而"壓縮天然氣汽車"作為原國家科委下達的一項重點科研項目于1966年元月在四川自貢市通過鑒定。該市因此獲得"亞洲天然氣汽車發祥地"之美譽。我國批量推廣天然氣汽車則始于1989年3月14日自貢榮縣加氣站正式營業之時,至今已整整28載之久。與其它種類的清潔能源汽車相比,其推廣歷程可謂悠久矣。
目前,天然氣汽車已在世界上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,同時,天然氣汽車已遍及我國31個省、市、自治區300多個地級及其以上行政區域。據了解,世界上推廣電動汽車的國家不到20個,使用甲醇、乙醇、沼氣的國家為數更少。
天然氣汽車的保有量在全球已逾2500萬輛,在我國2016年底的該保有量為557.6萬輛。這樣的推廣規模也遠勝電動汽車100多萬輛的保有量。其它品種的清潔能源汽車在數量上的差距,則不在一個數量級上。
無論是壓縮天然氣汽車還是液化天然氣汽車,在設計、制造、使用、維護和監管方面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。尤其是CNG汽車已經經受了從投用到報廢的好幾個生命周期的考驗。證明了其技術上的成熟性。又例如,天然氣與柴油混燃,目前已做到可以代替85%的柴油;而甲醇若與柴油混燃,代替比例還不到50%。
當然,技術進步無止境,天然氣汽車的技術進步一直在進行中。例如,最近高性能的天然氣發動機已開發成功,裝配該發動機的首款多用途乘用車也于今年2月上了工信部機動車產品目錄。
由于0.6:1及其以下的較為合理的"油氣比價"所覆蓋的區域愈來愈多,因此使用天然氣汽車的車主大都能獲取不菲的經濟效益。例如,不少地方的LNG重卡每行駛1萬公里可省燃料費1萬元,一年可省10多萬元,當年即可收回購車時較柴油車多出的費用。
此外,發動機制造業普遍認為,天然氣汽車要達到國五、國六的排放標準要容易得多。天然氣汽車排放后處理也不需加尿素。而90%的在用柴油車均不遵從定期補加尿素的規定,以致連國四標準的排放都無法保證。清華大學的試驗表明,汽車燃用天然氣與燃用汽、柴油相比,可減少93%的PM2.5排放量。因此,國際上一致公認天然氣是清潔度頗高的汽車燃料。
眾所周知,我國天然氣的供給能力2020年將達4000億,乃至4200億立方米,而屆時要消耗掉3600億立方米都很不容易。我國自產氣規劃2020年達2070億立方米,其中頁巖氣和煤層氣各300億立方米;尚未包括17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。進口天然氣除了在供的中亞、中緬氣之外。還將有中俄東西兩條干線的供應。沿海10多個LNG接收站的接收能力2020年將達1800億立方米。由此可見,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是十分豐富的。
綜上所述,天然氣汽車確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清潔能源汽車,值得大力推廣。